ISO 三個體系認證之間的差異
2022-12-08
iso14001又被稱為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作為以環保為主的一種國際管理體系認證,主要強調的是污染預防和環境方面的持續改進,并建立明確的運作規范的文件化監控體系,讓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和運行程序達到環境運行的指標,實現最終的環境管理方針!
目前我國所提倡的是從“勞動密集型企業轉變成技術密集型企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經濟轉變”的兩個根本性轉變這樣也就要求企業需要更多的在環境管理水平、員工素質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提升,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還可以實現經濟環保的雙層協調發展。
高度重視ISO14000工作,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抓緊推廣和實施。從以往ISO9000推行的經驗來看,那些及早動手,深刻理解和實施標準精髓的企業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在ISO14000推行工作工作中也應借鑒這種做法,及早研究,及早決策,抓緊推廣,認真實施,注重吸收國際成功經驗,并結合國情和企業實際,解決我國企業的實際問題。
開展ISO14000認證工作應從“利國、利民、興業”的角度出發,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和取得最佳的效果。對于ISO14000標準在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擴大出口,改善環境狀況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各方面基本上已達成了共識。關鍵是在ISO14000的推廣和實施過程中,政府、企業、認可機構、認證機構、咨詢機構、環保科研機構、采購商等相關各方要加強溝通,緊密協作。要多考慮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優秀民族企業的利益,而不囿于部門或機構的小利益,密切配合,才能將ISO14000這塊蛋糕做大、做好。這樣,既有利于ISO14000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也使得參加ISO14000工作的社會各方盡快地得到各自的回報。
ISO14000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除了要求企業在其環境方針中對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持續改進作出承諾外,并不規定環境表現的絕對要求,因此兩個從事類似活動但環境表現不同的企業,可能都達到ISO14000標準要求。因此,可以通過符合本地區而非出口市場所在國的環保法律法規來達到ISO14000要求,體現了貿易的對等原則,有助于消除貿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