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三個體系認證之間的差異
2022-12-08
ITSS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Service Standards的(de)縮寫,中文(wen)意思(si)是信息技術服(fu)務(wu)標準(zhun),是在(zai)工業和(he)信息化部、國家標準(zhun)化委的(de)領導和(he)支(zhi)持下(xia),由ITSS工作組研(yan)制的(de)一(yi)套IT服(fu)務(wu)領域的(de)標準(zhun)庫和(he)一(yi)套提供(gong)IT服(fu)務(wu)的(de)方法論。
2019年12月16日,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服務分會發布了《關于發布2020年信息技術服務標準(ITSS)符合性評估工作安排的通知》,不知大家是否有看過?里面有講到2020年信息技術服務標準(ITSS)符合性評估受理時間表,以及2020年ITSS認證再評估事宜等。
2020年ITSS認證(zheng)三級、四(si)級每個(ge)月都有(you)評估審(shen)核受理(li)安排(pai),ITSS認證(zheng)一級則(ze)是10月只有(you)一次(ci)受理(li)安排(pai);ITSS認證(zheng)二級則(ze)是3月、6月、9月還有(you)12月這四(si)次(ci)審(shen)核受理(li)機會。
受理時間安排
1.2020年(nian)信息技術(shu)服務標準(ITSS)符合性評估各業務受理時間(jian)詳見附件。
2.申(shen)請(qing)單位應于(yu)(yu)每(mei)個截止日期(qi)前(qian)5個工作日向(xiang)(xiang)評估(gu)機構(gou)提交完整的申(shen)請(qing)材料;評估(gu)機構(gou)應于(yu)(yu)每(mei)個截止日期(qi)前(qian)向(xiang)(xiang)ITSS分會(hui)提交所有申(shen)請(qing)材料。
3.獲(huo)證日期(qi)(qi)為20日以(yi)前(qian)(qian)的單位,申請單位和評(ping)(ping)估(gu)(gu)機構應在(zai)各自(zi)的截(jie)止日期(qi)(qi)前(qian)(qian)2個(ge)(ge)月(yue)向ITSS分(fen)會(hui)提交監(jian)督評(ping)(ping)估(gu)(gu)和再評(ping)(ping)估(gu)(gu)材料;獲(huo)證日期(qi)(qi)為20日及(ji)以(yi)后的單位,申請單位和評(ping)(ping)估(gu)(gu)機構應在(zai)各自(zi)的截(jie)止日期(qi)(qi)前(qian)(qian)1個(ge)(ge)月(yue)向ITSS分(fen)會(hui)提交監(jian)督評(ping)(ping)估(gu)(gu)和再評(ping)(ping)估(gu)(gu)材料。
再評(ping)估相關事項
1.持證單位需延續證書(shu)有效(xiao)期的,可在(zai)證書(shu)有效(xiao)期滿前(qian)六個(ge)月向(xiang)評估(gu)機構提交再評估(gu)申請(qing)。
2.通過再評(ping)(ping)估專(zhuan)家(jia)評(ping)(ping)審的申請(qing)單(dan)位,獲發(fa)(fa)原等級(ji)證(zheng)書;未通過再評(ping)(ping)估專(zhuan)家(jia)評(ping)(ping)審的申請(qing)單(dan)位,可選擇整(zheng)改或獲發(fa)(fa)低(di)一等級(ji)證(zheng)書(降(jiang)級(ji))。
3.整改單位(wei)在(zai)整改期滿后(hou),應繼(ji)續向評估(gu)機構提交申請及(ji)整改材料,仍(reng)未(wei)通過專家評審(shen)的,予以降級(ji)。
4.降級單位在持證期滿六個月后,方可申請高一等級證書(升級)。
大(da)家如果(guo)準備(bei)在2020年(nian)進行ITSS認證申報的,想在2020年(nian)拿證的,可以(yi)關注一下這個時間表(biao),從而進行認證申報準(zhun)備(bei)及時間安(an)排。
看到這里,相信有很多(duo)小伙伴們就(jiu)忍不住想問我們關于ITSS認證申報需要準備哪些資(zi)料以及條件。下面,九腦匯學(xue)院帶(dai)各位好(hao)好(hao)來捋一捋。
首先(xian),九腦匯(hui)學院(yuan)給大家介紹一(yi)下申報ITSS認證前期一般需要準備的資料(liao):
1、營業執照(zhao)副本;
2、公司簡介(內(nei)容(rong)要(yao)包含運維業務的發展歷程和規模)
3、系統集成資質(zhi)證書和(he)其他ISO/CMMI管理(li)體系證書
4、組織架(jia)構和職責說明
5、運行維(wei)護部門人員角色表
6、典型運(yun)維項目清(qing)單(客(ke)戶名稱(cheng)、項目名稱(cheng)、提供的服務(wu)內(nei)容簡介(jie)、起止(zhi)時(shi)間)
7、收集整理公(gong)司現有IT運維服務方面的資料(liao)和(he)記錄(lu)里(li),列出相(xiang)關文件清(qing)單
第(di)二(er),ITSS資質認證申報需要的基本(ben)條件:
四級資質認證
具有獨立法人地位;
已按照《運(yun)(yun)維(wei)服務(wu)能(neng)(neng)力成熟(shu)度(du)》四級特征和關鍵(jian)指標建立了運(yun)(yun)維(wei)服務(wu)能(neng)(neng)力體系(xi),且已有效運(yun)(yun)行三個月以(yi)上;
能夠(gou)提供(gong)運維服務(wu)能力管理(li)、人員、資源、技術和過(guo)程等有效(xiao)證據;
申請單位從事(shi)信息系統(tong)運維服務業務滿一(yi)年(nian)以上。
三(san)級資質認證
具有獨立法人地位;
已按照《運(yun)維服(fu)務(wu)(wu)能力(li)(li)成熟度》三級特征和關鍵指標建立了運(yun)維服(fu)務(wu)(wu)能力(li)(li)體系,且已有(you)效運(yun)行三個月以(yi)上;
能夠提供運維服(fu)務能力管理(li)、人員、資源、技術和(he)過程(cheng)等有效證據;
申(shen)請單位從事信(xin)息系統運維服(fu)務業(ye)務滿(man)兩年以上。
二級資(zi)質認(ren)證
具有獨立法人地位。
已按(an)照《運(yun)維服(fu)務(wu)能力(li)成熟度》二(er)級特征和關鍵指標建立了運(yun)維服(fu)務(wu)能力(li)體系,且已有效運(yun)行三個月以(yi)上。
能(neng)夠提供運維服務能(neng)力管理、人員、資源(yuan)、技術和過程等有效證(zheng)據。
持有《信息技術(shu)服務標(biao)準ITSS符合性證書(shu)》(運維服務能力(li)成熟度三級)滿一年以上(shang)。
一級資質認證
具有(you)獨立法人地位;
已(yi)(yi)按照《運(yun)維(wei)服務(wu)能(neng)力成熟度》一(yi)級特(te)征和(he)關鍵(jian)指標建立了(le)運(yun)維(wei)服務(wu)能(neng)力體(ti)系,且已(yi)(yi)有效運(yun)行(xing)六個(ge)月以上;
能夠提供(gong)運(yun)維(wei)服(fu)務能力管理、人員、資源、技術和過程等有(you)效證(zheng)據;
申請(qing)單(dan)位(wei)持有《運(yun)維(wei)服務(wu)能(neng)力成熟度二(er)級(ji)》證(zheng)書滿一年以上(shang)。
ITSS能力成熟度模(mo)型(xing)包(bao)括基本型(xing),拓展級(ji),改進級(ji)和提升級(ji)四(si)個等級(ji),從低(di)到高分別用四(si)、三、二、一表示。
ITSS四級是最基本的(de)要求(qiu),只(zhi)需要建立ITSS標準要求(qiu)體系,沒有指標考(kao)核(he)要求(qiu),ITSS分會組織(zhi)的(de)最終考(kao)核(he)也只(zhi)是對地方(fang)評估機構的(de)評估結(jie)果的(de)形(xing)式審查和確認(ren);
ITSS三級基于四級的(de)基礎上,對(dui)體系的(de)完備(bei)性和與(yu)業(ye)務的(de)匹配性提(ti)出了要(yao)求(qiu),對(dui)運(yun)維(wei)工具(ju)和監控工具(ju)提(ti)出了要(yao)求(qiu),并(bing)且開始有一些關鍵指標和考核(he)要(yao)求(qiu);最后(hou)需要(yao)組(zu)織(zhi)專家以材料審核(he)方(fang)式(shi)進行進行評審和確認。
ITSS二級(ji)基于三級(ji)的基礎(chu)上,在(zai)體系構建時更加注(zhu)重部門,資源之間的關聯性(xing)與協調性(xing),并對企業的應(ying)(ying)急相(xiang)應(ying)(ying)機制提出(chu)要求(qiu);并且需要組織(zhi)專家以(yi)材料審查(cha)、現場答辯等方(fang)式進行(xing)綜合評審和(he)確(que)認。
ITSS一級基(ji)于二級的基(ji)礎上,要(yao)求全面的量化管理,基(ji)于數據統計(ji)分析進行(xing)戰略決策和(he)日常(chang)管理,并(bing)推動技術創新和(he)業務變革。同樣需要(yao)組織專家以材料審查、現場答辯(bian)等方式進行(xing)綜合性(xing)評審和(he)確認(ren)。
我們可以用“有沒有、全(quan)不全(quan)、好(hao)不好(hao)、精不精”來初步記住這四個(ge)級別。